世界首臺中低速磁浮隧道盾構機順利始發(fā)。 鄭琪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20日電 (李銀兵 趙娟)11月20日,伴隨著歡慶的禮炮聲,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項目首臺盾構機“磁浮一號”刀盤開始緩緩轉動,在磁浮T2站至磁浮T3站區(qū)間右線順利完成始發(fā),標志著世界首臺中低速磁浮隧道盾構機順利始發(fā)。
盾構始發(fā)現場,長沙軌道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曉明宣布“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磁浮一號’盾構始發(fā)”,這也標志著目前世界最長的雙洞雙線盾構磁浮隧道,也是世界首例盾構磁浮隧道正式進入盾構掘進階段。
作為中國國內首條地下磁浮線路,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項目工程,從長沙磁浮快線起始接入,終于T3航站樓設磁浮T3站。線路全長4.454公里,是完成長沙南站至黃花機場T3航站樓點對點快速接駁、實現空鐵聯運的快速骨干客運交通線路,于2021年4月25日開工建設,計劃與機場改擴建工程同步投運。
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項目隧道盾構施工工況復雜,存在多段小半徑大偏角曲線、長距離上軟下硬地層、曲線上割線始發(fā),下穿機場航油管線、T2航站樓指廊、跑道下滑臺敏感區(qū)等多項風險源,沉降控制嚴格,施工難度大。為此,磁浮線建設公司在深入研究分析工程對象的具體地質條件、隧道施工條件、環(huán)境條件的基礎上,遵循安全可靠、適用、經濟、先進、環(huán)保的原則,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磁浮一號”盾構機的全方位檢驗,采用先進通訊手段,做好晝夜沉降監(jiān)測,確保周圍各構筑物安全可靠。
同時,磁浮線建設公司堅持“磁浮二號”盾構機和管片生產專人監(jiān)造“一日一報”制度,及時跟進生產進度和制作質量情況,確保盾構施工安全有序高效開展。截至目前,“磁浮二號”盾構機已經進入最后的生產、調試階段。不久,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將迎來雙線始發(fā),開啟全面掘進模式。
長沙磁浮快線是中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鐵路,于2016年5月6日開通運營,連接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項目是長沙軌道貫徹落實“三高四新”戰(zhàn)略、發(fā)展我省磁浮產業(yè)的重要項目支撐,也是長沙軌道共建“軌道上的長株潭”、打造長株潭城市群內部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作為連接長沙火車南站與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重要樞紐,極大滿足黃花機場未來的集疏運需求,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體驗,對打造以機場為中心的“大交通”綜合交通樞紐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全面建設以“三高四新”為引領的現代化新長沙強化交通支撐。(完)